“翻过一道道梁,拐过一道道沟,这山看着那山高,我们一起打酸枣……”
周末回老家,路过门口的那棵枣树,又见了繁茂的硕果。不由得想起了小的时候在这棵大枣树下的情形,对于幼时的我们而言,鲜红甘甜的枣子是多么大的诱惑啊,细长的竹竿下总有我们翘首以盼的身影。
带领我们去打枣的,是我的奶奶。奶奶总是先将一块很大的塑料布铺在枣树的下面,再拿着长长的竹竿走过来,这竹竿却不同于我们平时自己制作的工具,竹竿的头部有一个铁钩子,能钩下一大片茂密的枝叶,然后再用手将红色的枣子摘下来,青色的枣子留下。小的时候我不懂事,总是喜欢用一劳永逸的方式解决问题,奶奶每次这样费劲钩枣子的时候我便生气地说:“为什么不一起打下来呢?这样多麻烦!”奶奶不急不躁,一边摸摸我的后脑勺,一边笑着说:“将成熟的枣子打下来给小馋猫吃,青色的枣子打下来给谁吃呢?还没有熟的枣子,让它在树上再长一段时间,你就又有一堆新枣子吃了。”
我们都爱吃脆甜的、有汁水的红枣,那些明显已经熟过头的枣子就被丢弃在一旁,奶奶也不嫌弃,将它们收拢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,晒干了之后就成了米粥里的点缀。不同成熟状态的枣子被奶奶做成各种各样的食物,泡在酒里的醉枣酒香醇厚,放在粥里的干枣枣香浓郁,蒸馒头的时候插在馒头上的大红枣被孩子们争抢着要,奶奶的脸上总是浮现满足欣慰的笑容。
那棵枣树下,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童年记忆,在那些记忆里充斥着期待和欣喜,久久难以忘怀。我想,快乐的时光不仅是因为甘甜可口的红枣,还因为枣树下的大人们还是风华正茂,枣树下的小孩子们也正无忧无虑,在食物匮乏的年代里,生活中为数不多的甘甜会被记得很久很久,这便是我们始终搁浅不下的乡愁。(计量检验中心 郭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