眨眼间又是一个秋天,除了山野间偶尔碰到的一朵野菊花,剩下的就是田野和山坡的十里飘香了。傍晚,走在汉江堤上,独具勉县声色的吆喝声响彻江面,车水马龙的路边上,多是附近的村民在售卖自家多出来一些的瓜果蔬菜,把初秋熏染的火热一番。
我是最愿意流穿在田地间,又或是这条热闹的菜街了,这里能找到人最初的本性,也能感受无数收获的喜悦。一杆秤,一个尼龙口袋,一捆塑料口袋,一个小马扎,就是一个菜摊,这家的黄瓜,那家的花生,虽说还带着些潮湿的泥土,却能闻到它夹杂泥土的芬芳。熙熙攘攘的买菜人,有的询问着价格,有的在摊前开始挑拣,卖菜的人此时一个劲儿地夸着自家的瓜果蔬菜是多么新鲜。买了菜的人递上一张大额票子时,卖菜人又开始翻着挂在脖子上的,有些陈旧却洗的干净的钱包,小心翼翼地把应找的零钱都给买菜人,一个小小的蔬菜买卖就算做成了。
这一幕在这最具人间烟火气息的勉县的汉江堤上,这让汉江上的小城增添了无限生气。在一些大的城市里,高楼大厦阻挡了秋的风韵,多少人只是看着道路两旁的树叶黄了,花草枯萎了,才感到秋的到来,为了生活的忙碌,让他们不知道秋的收获,更难有看着院子里的豆角黄瓜熟了的那种喜悦。
秋从来不辜负任何人,只是天气微凉了,才让许多人记得起秋已悄悄地来到了身边。这时就有无数的诗人和画家,开始诉说了秋的悲凉,万木萧萧下,秋至水微寒,仿佛成了他们抒发愤懑的寄托,殊不知是自己早已把收获的季节,遗忘在记忆力最深的角落里罢了,若是能抄起镰刀、撅头、竹筐,到田野里挖取些秋的收获,就应该有“我言秋日胜春潮”的感慨了吧!
站在不同的角度,总会有不一样的风景,舍弃了繁华,必然有田园的乐趣,放下了执着,就会有无数丝舒畅,若是过份追求名利,日子便苦的多了许多,又怎么会领略到秋的收获呢?
趁着休假的日子,我陪着岳母到山上打核桃,当我爬上树,站在树杈上,很难寻觅隐藏在枝叶中的核桃时,岳母站在树下,给我指出哪个枝头挂着几颗大核桃,在她的指引下,我手中的竹竿在那些枝头上敲几下,就能听到“啪”的核桃落地的声音,像极了秋天对寂寥的呼唤,更是秋收的声音,这样的声音,在无数期盼秋的收获的人都耳朵里,是那么悦耳动听,以至于这个秋天,恨不得一直让这样的声音充斥着耳朵。
前些天岳母说要可以收稻谷了,我特意跑到天荡山脚下的稻田里看了看,一株株稻穗压弯了腰,土黄色的谷粒异常饱满,秸秆叶子也泛着微黄,似乎在诉说这秋天的收获,又或者是它对汉中这片土地的热爱。稻谷,对于生活在汉中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来说,算的是这一年多大的收获,在汉中人的眼里种植些稻米,秋天能有个好收成,来年的口粮就有了着落。毕竟,没人愿意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,无论何时何地,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填饱肚子来的幸福。
收稻谷那天,我看到稻田垄上的一位老大爷,背握双手,脚着雨靴,衣着很是朴素,乍眼一看就是久在土地与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朴实的农家人。我有意无意和他攀谈起来,他告诉我,几十年来,每到这个时候,就是他最开心的日子,一年的收成足够一家人吃个两三年,剩下的卖些钱,家中的花销就有了着落。看着大爷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的表情,让人甚是羡慕。我不禁感叹,多少人总在追求这样那样富裕的生活,然而多数时,失去的要比得到的更多,在一个秋天,有一份收获,陪着家人看碧海山川,看日出日落,不就是最大的幸福吗?不就是最大的收获吗?
人生多有不如意,或是在这个丰收的季节,放下肩上的担子,走在汉江河堤,走进田间山野,听听吆喝叫卖声,看看丰收稻谷的忙碌,闻闻瓜果成熟的芬芳,或许就能打开了人生新视界的窗,而后对这个收获的秋天总也是念念不忘。(炼钢厂 薛生旭)